新闻中心
方寸之地生物岛,何以迸发大能量?
来源:
发表时间:2023-02-10

方寸之地生物岛,何以迸发大能量?

广州国际生物岛的24小时,充满张力。

早上8时,以色列企业家何瑞明在简单的早餐后,来到紧邻公寓的办公室,为新开发医疗诊断产品的推广开始一天的谋划;

下午3时,满载生物制品的冷链车抵达位于岛上的华南生物材料出入境公共服务平台,快速通关后,驶向目标企业;

晚上9时,研究员张志栋在完成数据分析、项目研究、技术服务等工作后,结束一天在实验室的工作,开始盘算第二天的计划;

不同时段的零碎片段,勾勒出这座江心小岛活力涌动的风物图,孕育着向上突围的生命力。

2008年封岛建设、2011年对外开放,在此后的十余年间,这座面积仅1.83平方公里的小岛,集聚500家生物医药企业,落地数十家研究院所,诞生国际化科技企业孵化器,形成一个完整的生物医药产业生态。

在广州的城市版图上,生物岛不过方寸之地,却承载着无数萌芽生发的科创梦想,这里正迸发出惊人的能量。

(一)

“我们和这座岛屿,都迎来了全新起点”

“燃石,就是‘燃烧的石头’,寓意我们要像小行星撞击地球一样,为肿瘤精准医疗带来重大改变。”

走进星岛环北路5号,创新企业燃石医学的总部大楼中,果然一派忙碌的“燃烧”景象:

接样室内,肿瘤患者血浆样本已经送到,贴上追溯二维码;

提取室内,样本经血浆分离,开始DNA提取;

测序室内,技术员正在分析样本突变谱信息。

“肿瘤产生与基因突变密切相关,对样本测序分析,确认基因变异信息后,医生对患者用药,就有了更精准的指导。”燃石医学内部运营部副总裁段飞蝶介绍。

推动癌症精准医疗发展,是燃石医学的重要业务方向。从2014年选址生物岛创立公司,到2020年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再到如今公司员工超过1000人,8年时间,这家企业有着怎样的成长历程?

段飞蝶,分享了她眼中的“燃石故事”。

燃石医学内部运营部副总裁段飞蝶。

2014年,入职燃石医学前,段飞蝶决定先悄悄“考察”一番。

第一次来到生物岛,没想到,一切都与预期有着落差。荒芜的小岛,尚未装修的公司,她心中难掩失落。

团队成员反复向她描绘行业前景,广州也对这家初创小企业热情服务,在资质申请和办公场地上给予支持,让公司快速站稳了脚跟。

那个夏天,一栋栋大楼建设的轰鸣声中,一家家科创企业在广州扶持下,陆续在生物岛挂牌。

火热的建设场面,让段飞蝶感受到坚定的希望。

这群创业者就此开始了日夜兼程的追赶:

2014年,燃石医学不到一年即推出首款检测产品;2020年,创立仅6年的燃石医学在纳斯达克上市,成为“中国肿瘤NGS第一股”。

燃石医学的操作员正在进行样本检测。

十余年间,生物岛成为见证和培育生物医药企业迅速成长壮大的“福地”。

“这么大的变化,谁能想得到呢?”段飞蝶笑着说:“但它就是真真切切发生了。”

(二)

“对科研人员而言,这里无疑是一片广阔天地”

工作日的下午,生物岛实验室研究员、体外诊断平台负责人张志栋照常埋头于实验室,指导团队成员进行样本的规范处理等操作。

生物岛实验室研究员张志栋与同事讨论实验操作中所遇到的问题。

两年之前,张志栋还未曾想过自己的科研重心会转移到广州的一座江心小岛上。

“2017年12月生物岛实验室成立的时候,我正供职于一家跨国公司,对这家新生科研机构的了解并不多。”张志栋说。

直到两年后,国内体外诊断技术呈现出的短板让他感到心焦,“改变这一局面,只有靠自主创新。”

“换个环境”的想法就此在张志栋心中萌生。

恰在此时,生物岛实验室发出邀约,张志栋下定决心:南下加入。

生物岛实验室研究员张志栋与同事讨论实验操作中所遇到的问题。

2020年5月1日,张志栋预订了劳动节假期首日最早的航班,只身一人来到广州,从此开启人生的“二次创业”。

在办公电脑里,张志栋一直保存着一张设计图纸:那是他初到广州时,为自己的实验室亲手画的装修图。

熬了几个通宵,几易其稿,亲自采购实验器材和家具,从设计到监工历时月余,终于建起一个500平方米的实验室。

傍晚时分,张志栋有时会组织召开团队讨论会,就推进科研项目进展进行研究探讨。

“各项实验设计比较合理,结果也符合预期。”

“报告中的标本切片应放在同一视野下比较,才更有说服力。”

“要尽快交给企业进行验证。”

会议结束时,窗外已被夜幕笼罩,时针指向8时。

“上岛”2年多,张志栋已数不清有多少个这样的夜晚:“工作到八九点是常态”。

“不光是我们,在生物岛上,还有一批基础研究的科研平台,大家都很拼!”

“打卡”下班已是晚上9时,虽然略有倦意,但聊起实验室的未来,张志栋踌躇满志:

“下个月,我们将进驻新建成的实验室!作为一名科研人员,这里无疑是一片广阔天地”。

(三)

“虽然需要时间,但总会开出花朵”

生物岛上的人才公寓里,一杯现煮咖啡加上一块中式餐包,瑞络科技CEO何瑞明(Rami Horesh)以一份中西合璧的早餐开启了新的一天。

早餐后,不消5分钟,何瑞明便来到了位于广州中以生物产业孵化基地(下称“中以基地”)2楼的办公室。

这种职住平衡让何瑞明感到惬意。

4年前成立的中以基地,是中国与以色列科技合作与成果转化的重要平台。

虽然来到生物岛还不久,但何瑞明的事业发展出乎意料的顺利。企业经营的核心产品是数字化的儿童多动症筛查与辅助诊断系统,能够根据智能算法提供相关诊断。

“这个系统已顺畅落地,不仅在广东医院落地,甚至还在香港、澳门应用。”

从中以基金提供的200万元初创资金,到基地面对面推介医疗机构资源……在何瑞明看来,之所以能很快克服落地上的水土不服,创新创业的氛围是关键。

何瑞明向团队人员作幻灯片汇报。

为瑞络投入启动资金的中以基金董事总经理耿建跃,办公室与何瑞明在同一楼层,两人时常互相交流经验。

中以基金董事总经理耿建跃。

作为一名“老岛民”,耿建跃的这十年,紧紧与生物岛捆绑在一起。

2011年,当他与以色列科学家一道在国内寻找机会为科研项目选址时,曾因为坚持以色列团队主导而四处碰壁。

当来到生物岛时,耿建跃终于完成关键一“跃”。

尽管踏上岛时的荒芜曾让耿建跃心存疑虑,但这里的务实作风让他感到踏实:“他们不轻易‘打包票’,但总是愿意身体力行地与你一道努力克服困难。”

2015年,由耿建跃及以方专家团队自主管理的中以基金正式成立。“这笔6亿元的基金,为许多创业团队提供了‘第一桶金’。”

耿建跃望向窗外,几年前种下的木棉树如今已绽放花朵。“虽然需要时间,但它们总会长大开花,就像这里,总会涌出自己的本土明星企业。”他说。

生物岛航拍。

(四)

“快点!怎么让服务再快点?”

“核验通过,解锁、抬杆。”

9月21日15时30分,一辆托载着生物制品的冷链车抵达位于生物岛的华南生物材料出入境公共服务平台(下称“平台”)。

仅3分钟,车辆顺利卸货。

洗手、喷涂酒精、穿上反穿隔离衣、戴好口罩、面屏、手套、工作帽,海关工作人员熟练完成一连串防护准备。

仅10多分钟,货物便完成开箱查验、审核放行手续,得以快速通关。

全程不超过15分钟,这批进口生物材料实现了从“冷藏室”开赴“实验室”。

平台成立于2018年,这是华南地区首个、也是国内继北京中关村和上海张江之后的第三个生物材料出入境一站式服务平台。

“进口的生物试剂一到机场就能装上海关备案的冷链车,立即转运到生物岛上的冷链仓库,压缩了运输工具换装、货物分拣、接驳逗留时间,降低了生物材料变质、失活的风险。”海珠海关生物岛监管科科长张震亚说。

海珠海关生物岛监管科科长张震亚。

张震亚拿出一组统计数据:平台的快速通关通道为企业进口生物材料压缩了70%的通关时间,降低企业30%的报关、物流、仓储、人力等成本。

“‘快’,是岛上企业发展的门道。这倒逼我们的改革步伐不得不快,步子要跟得紧,甚至超前一点。”张震亚说。

广州海关人员在生物岛海关查验区内检查刚运抵平台的一批抗体标准品试剂。

在这个小岛上,已经上演了多个“速度与激情”。

百济神州把全球唯一的创新中心放在了生物岛,这家企业仅用了4年时间,便在广州实现研发、产业化和商业化的全链条布局,“这样的发展速度,如果放在其他国家,可能需要十年。”百济神州生物岛创新中心首席执行官刘建感慨道,落地以来,当地有关部门时常来现场调研,问得最多的是,“快点!怎么让服务再快点?”

百济神州生物岛创新中心

在生物岛党委书记、管委会主任陈超看来,在快的背后,也有慢的门道,“企业不只是一个个孤零零的项目,在让各项服务更‘快’的同时,也要有一颗耐得住寂寞、等待它们‘慢慢’成长的心。”